信用社主任先进事迹材料
在妻子眼里,他总是不顾家。李xx总是风里来雨里去,已经不知有多少次路过家门而不入了。她本人没有正式职业,只好在家里开了个小卖部补贴家用。李xx从来顾不上帮妻子照看一下生意,更不会利用职务之便搞“第二职业”,看着周围的农民都富起来了,修起了漂亮的小洋房,有了大笔的存款,自己却还住着多年前修的旧房子,靠李xx的工资度日。妻子没有抱怨,只是默默支持着他。说起辛劳的妻子,李xx总是满脸歉疚,自己欠她的实在是太多了。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有两个孩子上学,李xx没有向上级叫过苦,伸过手。领导问李xx有什么要求,他总是说没有,甚至领导主动提出调他进城,也被他婉言谢绝了。
在世俗的眼里,李xx是个“不懂行”的人。要评他为先进,他总是万般推让,说应该评别人;组织安排他宣讲自己的事迹,他总是谦虚恭让,说没有什么可讲。他担任社主任期间xx镇大规模种过烤烟、大办“五小企业”等等,不管是个人利益还是工作业绩上来说,这些引诱都是可观的,周边的信用社也受到过冲击,资产质量都比较差,但xx信用社的资产质量一直都比较好,甚至有的领导强令他放在某个项目上发放贷款,他干脆说“撤了我也不放”。就是这个“不懂行”的人,实现了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为农村信用合作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拼命三郎” 在职工眼里,李xx是个“不要命”的人。长期的过度劳累,李xx同志已经积劳成疾。下乡的时候,他也不愿意在农民的家里吃饭。他总是说:“农民们很感谢信用社,一到他们家,想说简单吃两口饭就走都不行,他们又要杀鸡、又要割肉,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也省下吃饭的时间多跑两家,我就只好吃干粮。”每次下乡,饿了的时候就喝点水、啃上几口干粮,时间长了,就得上了胃病,现在有时候痛得直不起腰,但他从来都没有因此耽误过工作。由于长期缺少维生素,李xx的眼睛也变坏了,还出过血,到泸州治疗的时候,听说信用社放贷款很忙,他就赶快回来了,以后再也没好过,但他依然在乡间不停地奔波。
直到2008年,他终于倒在了他的工作岗位上,到xx二医院检查发现他的胃病已经发展到胃穿孔,已经穿孔七处,联社准备安排车辆送到泸州医学院进行治疗,但李xx同志坚持不用单位的车辆,自己联系转院到泸州治疗。联社领导去慰问他时,他没有多说自己的病情,只是反复念叨自己的工作,想回去上班,被联社领导挡了下来。在住院期间,他的电话不断,安排信用社的各项工作,联系业务,就没有轻松下来。
由于年龄因素,李xx于2011年3月从信用社主任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他依然坚守在业务ysyk线,并且给年轻干部和职工传授经验,对新主任“扶上马,送一程”。杨吉,这位新上任的年轻主任,谈起李xx的工作精神感慨不已:“老李是我们信用社工作时间最长、经验最丰富的老领导。工作上,他手把手指导我们;生活中,他无微不至的关心我们。相信在他的帮助和指导下,xx镇信用社一定会越来越好。”
李xx的务实工作作风赢得了当地群众和地方党政的高度评价,同时,多次受到地方党政和行业主管部门表彰。2000-2004年被评为县联社先进个人,xx镇党委优秀共产党员,2003年被评为市行管办先进个人, 2004年被评为县委优秀共产党员,2000-2004年,xx信用社连续被联社评为先进集体、文明优质服务集体。2003年李xx事迹被市行管办转发,xx省信用合作协会杂志以《xx》为题报道,同年,《xx经济日报》以《农民主任李xx》为题报道,《当代宜宾》以同样标题报道,2005年“先教”活动期间,李xx同志事迹作为全县典型在各单位、部门、乡镇进行巡回宣讲。
对于这一切,李xx显得很平静。他常说:“我来自农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定要做一名农民的党员,要对得起农民。”他是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至今,在遥远的xx镇,他依然坚守着他的信念,坚守着这份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