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优秀毕业生先进事迹
- ·下一篇文章:大学生志愿者事迹材料
先进车间材料:“活起来”才能“火起来”
先进车间材料:“活起来”才能“火起来”
总成车间“钳工班”理论学习与联系实际开展的红红火火,一直坚持不懈,成绩显著。这除了他们思想重视,措施得当,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方法灵活。一次,班长王XX讲xx单轨,他变自己一人讲为发动大家讲,开展学理论讲故事活动,把故事讲出来给大家听。透过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个个生动事例,大家很快理解了xx单轨的质量要求。在“钳工班”理论学习“火”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学理论的“活”。
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实践经验一旦升华为理论,就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作为理论传播者,不能就理论讲理论,而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生动活泼的形式,把理论讲得深入浅出,受人喜爱。这就需要在理论与受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做通俗化、普及性的工作,研究和尝试如何使理论宣讲“活起来”。
前几年,央视在科教频道创办了《百家讲坛》。这档节目播讲的大多是“有一定学术含量“的历史文化内容。按说,这类节目是不容易得到“寻常百姓”垂青的。可出人意料的是,它一开播就受到欢迎。它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百家讲坛》“讲故事”。它要求主讲人“要有学问”,但不能“只讲学问”。这就要求每个主讲者先完成观念和理论的转变,既由“生怕别人说自己没学问”,变成“不怕别人说自己没学问”。到最后,主讲人“就怕别人说自己有学问”。这样一个转变,其实就是要求学术文化的大众传播不能就学术讲学术,而要力求讲得通俗易懂。因为一旦被认为“有学问”,它讲得东西很可能就远离同志而失去观众。
从“钳工班”理论学习“讲出你的故事”,到《百家讲坛》的走红,生动地说明一个道理:只有让理论“活起来”,理论才能“火起来”。理论“活起来”,是个“一果多因”问题。比如,用讲故事的方法,运用工人的语言,多讲工人身边的事等等。总之,讲理论,不能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从定义到定义,而要形象化、通俗化。当年,毛泽东为农民讲述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时,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多层的塔,说明最下层的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压在他们头上的是地主阶级、买办阶级,再上一层是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顶层的是帝国主义……这样讲,比纯粹的理论阐述生动多了,那些不识字的农民一听就明白了中国社会阶级关系、阶级压迫的状况,从而达到了唤起民众投身革命的目的。
把理论讲活不容易。它需要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需要眼睛向下的工人观点。但只要像“钳工班”那样,把学习xx单轨工艺文件当做质量责任,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理论是完全能够讲活的。这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当前工作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