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十佳青年教师”先进事迹材料(学院教师)
- ·下一篇文章:“十佳青年教师”先进事迹材料(硕士)
“十佳青年教师”先进事迹材料(学院结构工程研究所所长)
“十佳青年教师”先进事迹材料(学院结构工程研究所所长)
刘xx,男,汉族,1978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现任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结构工程研究所所长。近十年的任教中,打造了南工首支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并带领学生在全国,全省大赛中屡获佳绩,摸索出一套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培养方法。
南昌工程学院是一所省部共建的院校,刘xx自学校毕业后一直默默地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刚进学校,他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传统教学方法很难提高学生的成绩。因此,他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深入研究教法,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树立现代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人才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先通过在课堂上的教学引导,然后通过学生自己讨论等方式归纳、总结出规律性的知识点,并自己进行分析、对比,总结出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更轻松直观地学习理论知识,他自制教具,并想尽办法采用ppt或图纸进行关键知识点的讲解。通过讨论式教学法与实物教具讲解法,并给他们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不但耐心指导学生的学习,做到有惑必解,而且不断地进行科研工作,将科研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思路,拓宽他们的知识面,真正做到以教促研,以研带教。
通过思想动员、感情沟通和榜样树立,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目标、坚定了信心、鼓足勇气,非智力因素也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教学的过程中,他发现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差,在2010年开始成立课外科技创新小组,主要招纳专科生、本科生做社会实践和创新竞赛。当时缺设备、缺桌椅、更缺少专业老师配合。他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为学生创造软、硬件条件。在进行东乡体育馆钢结构大跨度屋盖设计的时候,他带领5名学生昼夜奋战,仅用10天时间完成了这个高难度的设计任务。当时的酷暑难耐,他们仅靠两台风扇降温,但这依然阻挡不了他们工程实践的热情。就这样,寒来暑往,6个年头过去了,他带领学生完成工程实践类项目200余项,培养了一大批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这些学生走出校门便成为了公司的骨干,深受企业的好评。
他在带领学生工程实践的同时,还带领一支科技创新小组,以赛促建,走交叉学科道路。带领学生在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荣获国家二等奖,突破南工历史成绩,同时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奖;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斩获国家一等奖(科技发明类江西仅1项),再次突破南工历史成绩,同时又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奖;荣获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家级铜奖 1项,突破南工历史成绩;代表南工首次参加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获江西省赛区团队组第三名;代表南工首次入选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代表南工参加首次江西省首届商务计划书竞赛,荣获一等奖。团队成员积极参加全国、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校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2015年“五四”期间江西省委书记强卫、科技厅副厅长赵金成、团省委书记曾萍对本团队给予了表扬;有了上述成绩的积淀,在2015年度,他带领的这支“工程检测与结构设计创新团队”荣获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荣誉称号(江西省仅两支队伍)。在如此好的成绩下,他带领的团队并没有放松,继续在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舞台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除了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外,他还为学校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他刚刚步入这所学校的时候,就主持了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中的结构工程与防灾减灾实验室项目,申请经费808万元;在09年又主持完成了校级实验室一期的建设工作,并开展了相应的实验教学工作,获得了好评。作为学科建设的带头人,积极组织开展学科团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重点学科、研究所的建设工作,为学校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他不仅要在教学一线有突出的贡献,而且也要在科研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在他从教9年以来从未间断科研工作,孜孜以求,不断探求新的知识,并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课题的申报工作。作为学院的科研骨干,先后发表论文20篇(ysyk作者15篇),其中被国际机构检索的EI期刊8篇,中文核心期刊5篇;主持完成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3项,参与完成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2项;参与的在研国家级课题1项、主持的在研省级课题1项;完成横向课题多项。拥有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通过几年的历练,他在工作思路上更加清晰,工作方法上更加得当。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竭尽所能地把自身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并树立模范先锋作用,激励学校的年轻教师更加勤勉的工作。他会一如既往的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谱写南昌工程学院育人工作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