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杂文天下文章中心公文文章百家争鸣事迹材料0003 → 文章内容

革命干部先进事迹材料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网上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8-12-23 3:02:40

    赵阳城,1928年4月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隆县测鱼镇。1945年1月参加工作,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月奉命随军南下,先后在湖南平江县、望城县、长沙县、长沙市担任领导职务。1971年2月调来韶山,先后担任中共韶山区委副书记、书记、韶山区革委会副主任、主任、韶山区人武部ysyk政委、ysyk书记等职。在他担任韶山区领导职务期间,韶山区直属省管辖,是韶山历史上发展的重要时期和最佳时期。他不负党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勤政廉政,一心扑在工作上,一心为群众谋利益,为韶山建设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特别是对韶山农业建设作出了较大的贡献。我作为韶山区的一名干部,对赵阳城同志比较熟悉、记忆深刻。
    一、深入工作实际,参加集体劳动
    赵阳城同志在韶山任职的头几年,正值农村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以他为首的区革委会于1972年初,向全区人民发出“奋战几年,建成大寨区,一切为毛主席争光”的号召,他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发扬韶山人民“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深入持久地农田基本建设和大生产的高潮。“工作要上去,干部要下去”。干部深入基层,参加集体劳动,成为当时机关干部在“农业学大寨”中一项根本制度,也是考核干部的重要标准。规定区、社机关干部每年必须有一半以上的时间下基层,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在这方面,赵阳城同志始终以身作则,为人表率。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他在区革委会机关除了参加党的建设、重大接待、干部任免等工作以外,总是挤出时间深入公社、大队、生产队,并与干部群众一道参加集体生产劳动。
    那是1971年的7月,当时我在韶山区革委会政工组工作。一天早上班前,政工组组长高臣通知我:“赵阳城主任在银田公社南村大队刘家生产队搞早稻生产预分的试点,要区里派一个懂分配业务的干部参加,我们决定派你去。”我立即赶乘公共汽车,到目的地时约8时15分的时候,只见赵阳城同志正与社员一道收割早稻。当天烈日腾空,骄阳似火,空气像凝固般一丝风也没有,人站在太阳底下感到像在蒸笼里一样热。只见他挥汗如雨,挥舞镰刀与社员搞比赛般的割禾。他见到我只说了一句:“来了好,我俩先劳动,再研究早稻预分的问题。”我正值壮年,生产劳动是我的老“行当”,且自逞力气大,手路好,下田就弯下腰来,拿出看家本领,挥镰割禾像倒葱一样地干起来。偶尔抬头看看赵主任,他比我干得更快更好。我很惊奇:他一个北方人,长时期担任领导工作,可劳动技术那么熟练,那么运用自如,不但割得快,而且禾茅公也扎得好。他腰也不伸地在火热的太阳下干得起劲,还边干边与社员说笑,问及生产队里的情况,听取社员的意见,气氛热烈而和谐。这种领导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场面,我有生以来还是ysyk次看到,我打心底里佩服,更感受到领导干部与群众一起劳动的特殊意义。当日一股劲地与社员群众干了整整一上午。中饭以后,他打盹约20分钟,就找来生产队干部了解情况和研究早稻分配问题,晚上召开了社员大会。驻刘家生产队的三天,天天上午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下午和晚上进行早稻预分的调查研究,做到了劳动和工作两不误,干部与群众关系水乳交融,工作起来就得心应手。
    赵阳城同志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在韶山是出名的。他下农村基层多,一到基层就先参加集体劳动,或半天劳动,或整天劳动(只利用休息时间与干部研究工作),数年如一日从不间断。每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时间在150-180天,1976年多达240天。他在全区干部和全区领导干部中参加集体劳动都是最多的。通过参加集体劳动,他接触的群众多,交的朋友多,了解到的情况多,得出的工作点子多。他走到那里就劳动在那里,那里群众的劳动热情就高涨,就一片欢腾。
    因此,他领导的兴水利、垦荒地、修道路、平土地、造林木、抗灾害等工程,总是无往而不胜。他的劳动和工作精神以及他敢为人先的作风,是全韶山区干部群众的楷模。
    二、发扬“愚公”精神,移走蛇山土岭
    韶山人多田少,历史上缺粮。赵阳城同志总是把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放到首位,在抓提高粮食单产的同时,抓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以增加粮食总产。我清楚地记得,1975年秋收季节的一天,他到银田公社检查晚稻生产(注:他下乡多是一个人,不带秘书)。我当时在银田公社供职,随同他一起到北托大队去检查。路过韶山棉织厂上首的山头时,我指着左边韶河旁座落在敖石大队的蛇山岭对他说:“赵主任,银田是个好地方,优越的条件多,可是这座蛇山岭横贯在田垅中和公路旁,挡住了前后的视线,形成了上下割断,要是把蛇山岭推平,不但可以增加几十亩耕地,而且这个地方整体上就好看了。”他停下了脚步,对我的讲话听的很入神,居高临下,凝视蛇山岭许久,并向我问山有多高、方圆有多大、土往什么地方倒等许多详细的情况,然后说:“好呀,我和你想到一起了!”尔后没有几天,他两次派专业技术人员到蛇山岭进行了实地测量,作出移山造田的计划。由区委、区革委和银田公社党委分别作出开发蛇山岭的决定。从当年的11月初起,赵阳城同志就到银田公社坐阵指挥,先是督促银田公社上下召开干部群众会,层层动员,形成共识。不日就组织了每天2000—3000个劳动力上工地移山造田,声势浩大,规模空前。蛇山岭长300多米,宽120米左右,高40多米,约200多万方土,必须移到距山头一里许的河洼地,全要靠锄头挖,扁担挑。且涉及到韶河裁弯改直和潭韶公路改道,移山、修河、改路“三位一体”结合进行,任务非常艰巨,遇到的问题很多。对此,赵阳城同志全面策划,多管齐下,安排韶河改直由水利部门牵头,公路改道由公路部门牵头……银田公社的劳动力不够,就安排区级机关干部到工地参加劳动;运土任务太大,就亲自到省农业、农机部门搬来了几台推土机、拖土机(当时不像现在一样有挖土机),还从区直部门调来几辆汽车运土。赵阳城同志则天天在工地,一边带头参加集体劳动,鼓舞群众的士气;一边指挥工程,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经过一百一十多天的艰苦奋战,到1976年2月终于如期如质地完成了工程任务。

[1] [2]  下一页


革命干部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