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地震感人事迹
范文一:
2010 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了7.1级大地震,我密切关注相的关报导及救援进展情况。在这次地震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英雄事迹和感人故事。其中有一个叫格朗的小男孩令我十分地感动。
76岁的老奶奶与小男孩格朗是祖孙俩,两人一直相依为命。那天地震发生时,格朗起来上厕所,幸运地逃过一劫。很快格朗就发现奶奶被倒塌的房子压在下面,但她还活着。格朗连忙用自己小小的双手开始挖掘,不一会儿碎石和破碎的玻璃划破了他的小手,他都全然不知。在这个过程中挖到大石块的时候,格朗用尽九牛二虎之力硬是把那一块块大石块搬开来了,他一心只为了救奶奶而没感到疼痛,也没有感到累。时间一点点过去了,经过格朗坚持不懈地徒手挖掘,终于把奶奶从倒塌的房子下救了出来。由于格朗的奶奶腿部在地震中被严重砸伤,四天来一直没有办法挪动。4月17日上午, 9岁的格朗气喘吁吁地跑进安置点,拉起一位战士的手就跑,一边跑一边急切地说:“叔叔,你们快去救救我奶奶吧!她快不行了!”在格朗地带领下,医护人员立即前往救治。奶奶终于得救了,格朗与他的奶奶拉着官兵的手依依不舍,嘴里不住地说:“扎西德勒,扎西德勒……”
格朗的事迹令我深受感动。我感到在这个突发的灾难中,表现出了他的两大优点:坚持不懈——在救援人员未到达之前独自用手把奶奶救出来。机智——在ysyk时间赶到救援队的安置点向救援人员求助。这两点是他奶奶最终存活的主要原因。
我现在是一名小学生,我要学会格朗的坚持与机智。我一定要努力地学习,像花儿一样拼命吸收营养,等待时机绽放,为祖国、家人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同时要在学习知识时,也要有目的地学习关于自然灾害以及在突发事件的处理办法和应急措施。当我遇到以上特殊情况时,能够更加从容面对,可以给自己以及身边的人带来更大生的希望。
范文二:
XXX月16日上午9点到11点,两个小时,广州消防20多名救援者经历了从希望到失望的剧痛。
在玉树州震中结古镇民主街住宅区,他们发现客厅里没有永吉才仁和她姐姐白文毛的踪迹,卧室里也没有。官兵们每徒手搬开一块砖、一片木板,失望就会增加一分。
11点,一个男人的出现,终结了大家的希望:“白文毛与妹妹永吉才仁已经遇难。”这个男人是永吉才仁的丈夫珍夏。
挖出来的白文毛怀里,是她9个月大的孩子。白文毛双手紧抱孩子,头部死死地护着孩子的脑袋,倒塌的砖头正好砸在白文毛的后脑。她是用母爱和生命,换来爱子最后生存的机会。
手都割破了,还是没发现生命迹象
没有人抱怨自己的脚被扔过来的砖头砸到,更没有人抱怨铁锹扬起的阵阵灰尘。广州消防20多名官兵正在徒手将坍塌的房屋清理干净,期待奇迹的出现。在他们脚下,姐姐白文毛和妹妹永吉才仁或许正等待着救援者的到来。
玉树电力公司禅古发电厂的罗松江永带着7名兄弟赶来帮忙。“一定要找到她们两姐妹”。罗松对记者说。
白文毛是禅古电厂的运行班班长。4月14日早上7点多地震过后,白文毛和她妹妹的手机从此“无法接通”。怀疑两姊妹还在废墟下的罗松向救援队求助。
拯救行动从9点开始。这是一片面积超过150平方米的住宅。今年30岁、已成家3年的永吉才仁和34岁、未婚育有一子的姐姐白文毛住在这栋住宅里。
广州消防救援者和一些志愿者开始从客厅位置寻找生命迹象。所有的砖头通过一双双手送到了外面的院子里,可视仪从4个方向向下面空隙的地方往最深处送,但那里连一只袜子的影子都没有。
“有一张床,这里有一张床。”一个志愿者大叫起来。所有人的目光开始转移到了西北角。这时已是9点40分。官兵们扑上去,掏出砖头和玻璃碎片往外扔。玻璃碎片将手割破,血通过手套滴到了泥土上。
掏开一个口子,生命探测器开始向下搜寻。但又一次让所有人失望了。这里除了几颗石子,没有其他物件。
参与救援的人开始转战最东头的一间大房子的废墟。10点半了,探测仪显示,房子的南面靠墙的地方东西各有一张床。那里再次成为官兵们看到生命迹象的希望所在。床被抬起来,但没有两姊妹的影子。在罗松的左手腕上,表针指向11点整。
母亲怀中的孩子还活着
失望的情绪弥漫着在场的每一位救援者。
这时,一个男人跑了过来,“你们不要找了,白文毛和永吉都遇难了。”男人说。“我是永吉才仁的丈夫,我叫珍夏,是玉树州孤儿学校的老师。”几位邻居认出了蓬头垢面的珍夏,然后对人群喊:他是永老师的爱人,你们应该相信他的话。
救援队员们脸上一片悲伤。广州消防援救队指挥官摇了摇头,“我们来迟了。”人群开始散去。
“地震时,我住在学校,跑得快,然后狂奔回来,却没找到永吉和姐姐白文毛的影子。”珍夏流着泪告诉本报记者,地震半小时后,姐妹俩的遗体已经被珍夏挖出。
珍夏告诉记者,挖出来的白文毛怀里,是她9个月大的孩子。白文毛双手紧抱孩子,头部死死地护着孩子的脑袋,倒塌的砖头正好砸在白文毛的后脑,母亲白文毛是用母爱和生命,换来爱子最后生存的机会。孩子挖出来后哇哇大哭。如今由珍夏带到孤儿学校的院子里,住在外面没有帐篷的地铺上。
据珍夏介绍,30岁的永吉才仁在很小时父亲即去世,1999年母亲又去世了。永吉从青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主动回到家乡玉树州,在州孤儿学校任教。在那里,珍夏与活泼可爱的永吉才仁相遇,2005年确定恋爱关系,2007年完婚。在邻居眼里,永吉才仁的称呼就是“永老师”。
当人群散去,几个孩子拿着一张心形卡片,轻轻地插在坍塌的墙上。“你虽然走了,但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卡片上这样写着。
珍夏说,永吉是爱孩子的女人。姐姐白文毛未婚育有一子,永吉视为己出。在学校,孤儿们亲切地称永吉为“妈妈”。
范文三:
熊宁去世后,西安市碑林区委宣传部的张红喜编写了《感动中国的天使——熊宁》一书,记录了熊宁赴青海玉树的感人事迹。玉树发生地震后,昨日一整天,张红喜的电话几乎被打爆了,“很多同事和朋友都打电话给我,说想给玉树捐款捐物,问我咋捐?”
在一家保险公司工作的牛华是这些人中的一位。“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