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杂文天下文章中心公文文章百家争鸣事迹材料0006 → 文章内容

为农辛苦为农甜-农业局优秀党员事迹材料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网上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8-12-23 4:01:53

是一名党员,把农民的事时刻放在心上,把农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办,帮着老百姓排忧解难,这就是他的职业道德。”
上班第三年,我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我当时就想,干好本职工作、服务好全区老百姓,这再也不是我个人的事情了,这关系到农业局的形象,关系到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更关系到党员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
1993年,姜店乡尚官屯村群众集资新建的50个冬暖式黄瓜大棚里的瓜苗不知得了什么怪病,不等移苗就枯死了。一个大棚投资六七千,都是老百姓一点点积攒起的辛苦钱,本想着靠种大棚脱贫致富,现在却眼看要打了“水漂”。种棚的群众炸开了锅,一位农妇还想不开喝了农药,命虽救回来了,却又雪上加霜,拉下了几千块钱的“饥荒”。从寿光请的技术员也找不出问题,偷偷卷着铺盖走人了。当时的村支书朱连平到区农业局求援,我和另外几个同志火速赶到尚官屯,一番走访调查下来,也没找出答案,正好市植保站开会,我带了些黄瓜苗请教其它区的植保站长。其中东阿的张站长说:“可能是气害。”回去后,马上赶到尚官屯村的大棚查原因。通过调查,大棚的后坡用了盖砖胚的有毒膜有个砖窑,这种劣质薄膜遇热就会分解释放有毒的氯气,引起黄瓜死苗。我当场开出了药方:去掉这层膜,黄瓜苗再也不死了。这年最后一算账,平均每户赚了六七千元,一下子收回了成本。
“农民挣点钱不容易,真是汗珠子摔八瓣辛辛苦苦换来的,你像尚官屯这个喝药的妇女,虽然说有点极端,可也说明了农民真是把他们的庄稼、大棚看的和命一样重。咱们技术员,有时候干的不光是治病的活,而是救命的活。”
有了这个认识,我把老百姓的信任看的更重了。你像我这个手机,两块电池倒换着,24小时不敢关机,平时电话不断,一天20多个电话是少的。电话多,说的时间长,我这个右耳朵现在经常一阵阵的疼。你可能要说,晚上关机应该没事,谁还半夜里打电话咨询呀?要我说,不怕他们打电话,就怕老百姓打不通。你想,咱老百姓都是楞朴实的,他也知道你晚上休息,他半夜里打这个电话那保准是左寻思、右琢磨,要不是有什么很紧急的问题,他怎么着也不能给你打电话。所以,晚上的电话,没有还行,有一定就是大事,绝对不能关机。这绝不仅仅是一个电话,这里面包含着农民的信任和期盼,关系着老百姓一年的收成和希望。(今年的麦收期间出现的问题。)
2003年,区里实行科技特派员包村制度,我也名列其中,知道消息的杨屯乡、固河镇、尹集镇三个乡镇的党委书记都争相找到我,抢着让我当他们的包村科技特派员。
“能让这么多村来抢着聘我,说实话,我心里也真有种成就感,这说明老百姓信得过你,说明你的技术过硬,对他们确实有帮助,而能为农民做点事,为老百姓增收致富提供技术支持,也不正是咱作为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最基本的追求吗!”
后来,我思考再三,接受了固河镇的邀请,去张桃村指导大棚生产。当时我的想法是,朱庄、唐洼冬暖式大棚种植已经非常成熟,基本管理经验老百姓都掌握了,只有遇到突发情况才需要技术人员专门指导,而张桃村才处于宣传发动阶段,老百姓对大棚管理技术是一片空白,要想让村里的大棚建得起来、留得住、能挣钱,技术人员必须靠上。“没有困难,老百姓需要咱农业技术员干什么,没有困难,老百姓需要咱党员干什么。”坚定了这种想法,从建棚、育苗、移苗、防病到结果,我都盯在张桃村,老百姓的西红柿大棚年年都能取得好的效益。到现在7、8年了,这个村的大棚一直都在发展,并且坚持的非常好,是固河镇有名的特色种植专业村。
“在农村走得多了,见得多了,我也开始有了新的思考。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好事,都是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在这个问题上,技术是前提,经济效益才是根本目的。农业技术员不应该仅仅满足于为老百姓解决发生的问题,还应该从更高的层面上考虑指导农民致富的办法。”
这个时候,随着保护地栽培日益普及,蔬菜供应量大了,反季节蔬菜不稀罕了,价格也开始下滑。当时咱区里一些大棚户思想就有了波动,我记得最典型的就是梁村镇李化梓村,他们那里的春秋拱棚黄瓜种了10多年后,因为多年重茬种植,病虫害增多、产量、品质、价格都开始下降。大棚户们商量着,建个拱棚投入5、6千,劳动量又大,可辛苦一年下来,收入不过5千元,不合算,要不不干了,还是拆了棚外出打工。
发展一个产业很难,可要毁一个产业那太容易了。不过这也不能怪老百姓,他们辛苦一年都指着地里的这点收入,种棚要是不行,就想外出打工。这个时候是农民最需要咱技术员的时候。我马上赶到李化梓,一边了解情况,做群众的工作,一边苦思良策。后来我就想了一个办法:不拆棚,改模式,春种黄瓜、夏种西红柿,秋冬种菠菜,一年三收,保证最低收入在万元以上。这只是我的一个初步想法,也没有实践过,为了不让老百姓多受损失,ysyk年我先从10个大棚里做实验,当年就获得了成功,一个大棚平均多收入4000多块钱。经济效益是最好的宣传,不用发动,第二年,全村的大棚都实行了这种模式,到了第三年,连附近的潘庄、韩庄也主动改种了这种模式。通过这一个措施,大棚户又都愿意种棚了。
我将这一技术成果总结为大拱棚高效栽培模式的改进与推广,当年该成果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三、老百姓的回报激励我更好的为他们服务。

这28年里,我不敢说我干的有多出色,但我的切身体会是,只要你心里真正装着老百姓,脚踏实地为老百姓办点事,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你都能得到百姓的认可,也对得起一个共产党员的称号。而我的另一个体会是,我们的群众是最朴实、善良的,你为他做哪怕一点点小事,甚至不过是举手之劳、动嘴之劳,他也会永远记在心里。
有一年,我骑摩托车带着同事小高到杨屯乡西朱村指导生产,夏天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正指导着,天就一下子阴上来了,马上就下起了大雨。西朱村是红土地,一下雨地里的路就全成了泥巴,车子就赶不出去了。看着我们几个有点担心,村里的群众都说,杜站长,你放心,下起雨来,就是抬,俺们也保证把你们送到大道上。不过,杜站长,雨下的这么大,又到了中午了,说嘛你今天不能走了,在俺这里吃饭。几个大棚户都抢着把我们上他们家拉。最后我不得不说,大家别拉了,谁家离得近,我们去谁家,不过,我把话先说下,你们吃嘛俺吃嘛,不能给你们添麻烦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为农辛苦为农甜-农业局优秀党员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