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杂文天下文章中心公文文章百家争鸣事迹材料0006 → 文章内容

国家广电总局机关服务局技术保障部事迹材料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网上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8-12-23 4:03:08

水都顾不上喝一口。局副总工程师李金江、技术保障部主任刘兆银、副主任唐灵通等同志也和大家坚守在工作现场,共同解决技术难题。
11月3日早晨,在离开会不到1小时的时候,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让同志们的神经再一次紧绷起来。原来一条战备光缆怕被过往车辆压坏于前一天晚上被撤除了,造成所有电视终端均接收不到电视信号。大家马上进行排查,发现一条光纤信号光功率衰减比原来增加了9db,立即与负责维护该光缆的协作单位联系,并将测得的数据不断提供给他们,终于在报告会前10分钟将所有的电视信号恢复正常,此时大家的额头上都冒出了汗珠。多年以来,通讯网络机房的全体干部职工正是凭着这种高度自觉的政治责任意识、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刻苦钻研的创新精神,出色地完成了总局通讯网络保障任务。
(二)
来到技术保障部电力机房门前,威武挺立的武警哨兵会让你眼前一亮,不用说你就会体会到这个部门的重要性。这里是总局机关、总局安全播出指挥调度、监管系统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电力供应的命脉。从机房墙上的标语你就会对这里的工作性质有一个初步了解,那就是“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这里的值班每天24小时不能中断,这里的技术维护来不得半点马虎,这里的任务指标以秒计。
整齐划一的高、低压开关柜,排列有序的检修工具,标示清晰的安全用具,让你越发感觉到机房的管理井然有序,机房环境清洁自然,设施设备运行可靠,值班员值班有序规范,各类应急预案一应俱全,这是技术保障部优秀团队的又一个缩影。
让人眼花缭乱的设备运行图,设备监控的硕大屏幕,无数个眨着眼睛的指示灯,还有那数不清的操作按钮和手柄,无不彰显着这里的技术含量,无不考量着机房的每一个干部职工的技术业务素质。在他们心中,这里不仅仅是自己的工作岗位,更是保障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神圣殿堂。一个微小的响声,一点异样的气味,一个设备异常报警,仿佛是一场战役的开始,都会令值班人员神经高度紧张。就是这个机房,就是这个团队,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创造了保障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连续16年事故率为零秒的骄人业绩。
机房值班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领导换了一个有一个,老同志陆续退休,新同志源源不断补充进来。面孔换了,但“政治坚定、爱岗敬业、技术过硬、团结奋斗”的光荣传统没有丢。原技术保障部副处级调研员、责任工程师庄兆军同志, 1976年10月从部队复员来到广电后勤部门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先后从事过基建、维修和技术管理等工作。对总局大院内机关服务局管辖的房屋设施、电缆管线、设施设备非常熟悉,甚至了如指掌。有人称他为“活地图”“线缆专家”。每当遇到房屋维修、技术革新和设备改造等关键时刻,只要他在场,领导放心,同事们心里也踏实。为确保2008年奥运会期间的安全播出,经总局批准,实施了高压开关柜更新改造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在不停电的状态下施工,难度更大,风险更高。在时任技术保障部主任李金江同志的带领下,成立了以庄兆军同志为主要成员的工程施工项目部。庄兆军同志凭着多年积累的技术维护工作经验,和同志们一道现场勘查施工场地,研究制定施工方案,不分白天黑夜,始终坚守在施工现场。他经常对同志们说:“我们要时刻牢记肩上的责任,处处注意施工安全,不能心存半点侥幸和麻痹心理,稍不注意,就要出大事,安全播出受影响,人身安全受威胁,我们输不起啊!”在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提前30天赶在了奥运会前圆满地完成了该项工程。由于积劳成疾,工程竣工后庄兆军同志住进了医院。2010年,对庄兆军同志来说,是他即将退休的年份,本该歇歇脚的他,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低压配电系统更新改造项目中去。重度糖尿病、肝病不停地折磨着他的身体,有时疼得他周身冒着虚汗。领导和同志们劝他休息几天,可他说:“我这个时候离开合适吗?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要把这一生为党工作的句号画圆了才行!”就是凭着这样坚定地理想和信念,他忍着病痛坚持工作,直到工程竣工通过验收,他才再次住进了医院,并于6月份办理了退休手续,光荣退休。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近年来,在李金江、刘兆银、王彩云、庄兆军等老同志的带领下,技术保障部青年技术人才茁壮成长,涌现出了唐灵通、张凯、盛涛、王军艳、耿东喜、魏萍、韩庚炜、云宝音、耿伟东、吴宝林等一大批思想好、善管理、懂技术、肯吃苦、甘奉献的领军人才,分别在各自的管理和技术维护工作岗位上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
如今的技术保障部电力机房,基本实现了“管理科学、设备先进、值班严谨、维护到位”的管理目标。高、低压变配电设备基本实现了模拟遥控、实时监测、故障报警、职能管理等功能。从根本上改变了技术落后、设备陈旧、故障频出的被动局面。在不断应用新技术、实施更新改造旧设备的同时,他们十分注重软实力建设,积极开展技术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加强制度建设,靠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按规程操作。各种设备技术档案、检修记录、值班日志样样齐全。“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已不再是一句口号,早已变成了机房全体职工的自觉行动。
(三)
提起技术保障部保安监控机房的干部职工,有人把他们戏称为“地下工作者”和“看不见的战线”。而他们自己则把所从事的事业看作是保卫总局安全的“千里眼、顺风耳”。说是“地下工作者”和“看不见的战线”。那是因为他们长年工作在地下室,终日看不见阳光。且这个机房由于保密等原因,不是任何人可以随意进出的。因此,工作在这个机房的同志们很少与外界接触,变成了一条“看不见的战线”。说是保卫总局安全的“千里眼、顺风耳”,那是因为他们肩负着总局机关大院、机关办公楼宇的安保监控任务,对关键区域、重点部位要严防死守,不给坏人留下任何可乘之机。同时,他们还担负着总局大院消防系统的监控、维护、维修等任务。应该说监控机房既是总局机关大院的消防指挥中心,也是安全防范中心,一旦工作有闪失,将会给总局的安全播出和对外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在多年的工作中,机房全体干部职工始终奉行科学严谨的工作精神,同心全力的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顾全大局的奉献精神,多次ysyk时间发现盗窃分子翻墙入院、ysyk时间发现火灾隐患和火情火险,为保护机关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国家广电总局机关服务局技术保障部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