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株洲市纲要主要规划指标进行监测评价
- ·下一篇文章:株洲市教育人才千人工程实施方案
株洲市四化两型重点任务实施评价
心1个,省级15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励4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27项;新申请专利3627件,其中发明专利888件。启动省自然科学株洲联合基金,增加专项200万元。
现代化教育设施不断完善 共投入8000余万元,对城区直属高中实施“三提”(标准化教室、标准化实验室、学科基地与特色项目等提质建设)、“三改”(改善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教师办公室条件与环境)、“一化”(对学校进行园林绿化)工程。目前,我市城区直属高中教育装备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各学科在株洲均有一个装备水平最高的基地;教师办公条件得到彻底改善。城区高中绿化率平均达到55%以上,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全市教育系统已建校园网208个;配备计算机49350台,建成计算机网络教室865间,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均配备了电脑教室;多媒体互动教室3469间。2012年投入120余万元建设“株洲市教育云服务中心”,为学校提供50个“云终端”服务,为“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建成了特色鲜明的基础教育资源库,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特色高中特殊学校均衡发展 全市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小学入学率9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市特殊学校异址新建项目正在全力推进;荷塘区、芦淞区被列为全省“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实验县市区”;醴陵市特校的“移动课堂”实验得到省教育厅的高度评价,将在全省推广。开展“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改革试点”,鼓励学校特色发展,为各类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各高中学校均创建成“快乐德育”示范校、课改样板校、科技创新示范校等,“一校一品”的办学特色正在逐步形成。在省内率先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评选市二中等5所学校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验学校,在培养模式、课程开发、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四、文化强市
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2012年6月,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顺利通过了省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验收组的验收,株洲被评为文化体制改革全国先进地区和文艺院团改革全国先进地市。2011年11月底,全市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部完成,在“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原则指导下,将原文化、原广电、原新闻出版局的行政管理职责进行整合,组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播电视台分设,与此同时,设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市级实行两局一台模式。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已完成,市直改革单位共2家,县级改革单位共10家,其中文艺院团5家,电影公司5家,都实行了转企改制。
地域文化日益兴旺 2011年9月成功举办“攸县香干文化节”。茶陵以始祖茶文化为核心,推出中华茶节,成立了茶祖神农基金会,建成茶叶基地1万亩,带动全县种植10万亩。炎陵推出炎帝陵祭祖大典,自1988年整修开放以来,已接待游客1100余万人次。工业文化蓬勃发展,株洲企业相继创造了50多个“中国第一”。红色文化得到发展,茶陵、炎陵的红色革命旧址得到修葺。民间文化不断发展,少数民族民俗民风资源得到进一步挖掘;株洲服饰文化不断发展,以株洲市芦淞区为核心的服饰市场,作为中南地区最大的服饰市场群,其“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中国品牌市场”“中国服饰名称”影响力正在迅速扩大。
文化设施日益健全 2012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6个,博物馆、纪念馆10个。建设农家书屋299个,完成省实事目标任务的127.1%。广播电台6座,电视台6座。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4%,分别比上年提高0.2个和0.2个百分点。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2个,省级保护目录11个。出版图书137种、报纸42种、期刊8种。共有体育场地1319个。其中,体育馆15座,运动场204个,游泳池17个,各种训练房125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规划建设112个,总共建好115个,总投资5691万元,建筑面积达57734平方米,60%以上的综合文化站面积达到500平方米。已在城市和乡镇车站、商场等人流密集地点建设阅报栏和电子阅报屏200个,完成50%
文化产业项目逐步落实 株洲特色饮食文化休闲街区项目正在规划中,其建成将改造石峰区白石港彩虹桥至石峰大桥的沿江路,结合现有的特色餐饮,打造成集饮食、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特色沿江街区;荷塘月色休闲农业项目已完成规划,其将建成以仙庾风景名胜区为中心,覆盖仙庾、香草塘等8个村、总面积23平方公里的荷塘月色项目。其中,核心区范围8.2平方公里,启动区范围2.5平方公里。主要发展以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养生度假、运动康体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和以特色花卉、有机蔬果为主的现代农业;株洲市石峰区九郎山生态风景区开发项目已规划、招商、初步设计并组织专家论证。其将按照打造长株潭“佛文化”基地概念,积极修缮上林寺等佛教文化历史景观,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开发以佛教文化和生态风景胜地为主的产业,建设相关生态产业。
群众文化活动增多 我市开展“送戏、送电影、送图书”三下乡,两年来,专业团体下乡演出达1751场;送图书下乡2600余册;电影下乡超过4万场,2012年我们在放映乡村电影的基础上,还启动了社区公益电影,成立了湖南省首家社区公益电影放映公司,已为市民放映电影440余场。2011年9月首届湖南合唱节成功在株洲举办;在2011年市庆60周年之际,举办了系列大型文化活动,广受市民欢迎。2012年8月至10月,举行了株洲市2012年“幸福株洲•沙滩艺术节”百团大汇演,演出102场,活动期间观众达20万人次。2012年10月,举办了“喜迎十八大•潇湘放歌”唱响中国株洲演唱会,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并由中央三台全程播出。
五、社会建设与管理
1.全市社会救助水平不断提高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一步提高 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临时救济为补充,各项救助制度相配套,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在全省率先实行城区农村低保与城镇低保统筹、救助标准一体化;建立了市本级城乡低保配套资金年增长10%的长效机制,依据2013年《株洲市市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
现代化教育设施不断完善 共投入8000余万元,对城区直属高中实施“三提”(标准化教室、标准化实验室、学科基地与特色项目等提质建设)、“三改”(改善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教师办公室条件与环境)、“一化”(对学校进行园林绿化)工程。目前,我市城区直属高中教育装备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各学科在株洲均有一个装备水平最高的基地;教师办公条件得到彻底改善。城区高中绿化率平均达到55%以上,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全市教育系统已建校园网208个;配备计算机49350台,建成计算机网络教室865间,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均配备了电脑教室;多媒体互动教室3469间。2012年投入120余万元建设“株洲市教育云服务中心”,为学校提供50个“云终端”服务,为“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建成了特色鲜明的基础教育资源库,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特色高中特殊学校均衡发展 全市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小学入学率9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市特殊学校异址新建项目正在全力推进;荷塘区、芦淞区被列为全省“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实验县市区”;醴陵市特校的“移动课堂”实验得到省教育厅的高度评价,将在全省推广。开展“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改革试点”,鼓励学校特色发展,为各类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各高中学校均创建成“快乐德育”示范校、课改样板校、科技创新示范校等,“一校一品”的办学特色正在逐步形成。在省内率先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评选市二中等5所学校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验学校,在培养模式、课程开发、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四、文化强市
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2012年6月,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顺利通过了省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验收组的验收,株洲被评为文化体制改革全国先进地区和文艺院团改革全国先进地市。2011年11月底,全市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部完成,在“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原则指导下,将原文化、原广电、原新闻出版局的行政管理职责进行整合,组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播电视台分设,与此同时,设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市级实行两局一台模式。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已完成,市直改革单位共2家,县级改革单位共10家,其中文艺院团5家,电影公司5家,都实行了转企改制。
地域文化日益兴旺 2011年9月成功举办“攸县香干文化节”。茶陵以始祖茶文化为核心,推出中华茶节,成立了茶祖神农基金会,建成茶叶基地1万亩,带动全县种植10万亩。炎陵推出炎帝陵祭祖大典,自1988年整修开放以来,已接待游客1100余万人次。工业文化蓬勃发展,株洲企业相继创造了50多个“中国第一”。红色文化得到发展,茶陵、炎陵的红色革命旧址得到修葺。民间文化不断发展,少数民族民俗民风资源得到进一步挖掘;株洲服饰文化不断发展,以株洲市芦淞区为核心的服饰市场,作为中南地区最大的服饰市场群,其“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中国品牌市场”“中国服饰名称”影响力正在迅速扩大。
文化设施日益健全 2012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6个,博物馆、纪念馆10个。建设农家书屋299个,完成省实事目标任务的127.1%。广播电台6座,电视台6座。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4%,分别比上年提高0.2个和0.2个百分点。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2个,省级保护目录11个。出版图书137种、报纸42种、期刊8种。共有体育场地1319个。其中,体育馆15座,运动场204个,游泳池17个,各种训练房125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规划建设112个,总共建好115个,总投资5691万元,建筑面积达57734平方米,60%以上的综合文化站面积达到500平方米。已在城市和乡镇车站、商场等人流密集地点建设阅报栏和电子阅报屏200个,完成50%
文化产业项目逐步落实 株洲特色饮食文化休闲街区项目正在规划中,其建成将改造石峰区白石港彩虹桥至石峰大桥的沿江路,结合现有的特色餐饮,打造成集饮食、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特色沿江街区;荷塘月色休闲农业项目已完成规划,其将建成以仙庾风景名胜区为中心,覆盖仙庾、香草塘等8个村、总面积23平方公里的荷塘月色项目。其中,核心区范围8.2平方公里,启动区范围2.5平方公里。主要发展以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养生度假、运动康体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和以特色花卉、有机蔬果为主的现代农业;株洲市石峰区九郎山生态风景区开发项目已规划、招商、初步设计并组织专家论证。其将按照打造长株潭“佛文化”基地概念,积极修缮上林寺等佛教文化历史景观,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开发以佛教文化和生态风景胜地为主的产业,建设相关生态产业。
群众文化活动增多 我市开展“送戏、送电影、送图书”三下乡,两年来,专业团体下乡演出达1751场;送图书下乡2600余册;电影下乡超过4万场,2012年我们在放映乡村电影的基础上,还启动了社区公益电影,成立了湖南省首家社区公益电影放映公司,已为市民放映电影440余场。2011年9月首届湖南合唱节成功在株洲举办;在2011年市庆60周年之际,举办了系列大型文化活动,广受市民欢迎。2012年8月至10月,举行了株洲市2012年“幸福株洲•沙滩艺术节”百团大汇演,演出102场,活动期间观众达20万人次。2012年10月,举办了“喜迎十八大•潇湘放歌”唱响中国株洲演唱会,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并由中央三台全程播出。
五、社会建设与管理
1.全市社会救助水平不断提高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一步提高 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临时救济为补充,各项救助制度相配套,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在全省率先实行城区农村低保与城镇低保统筹、救助标准一体化;建立了市本级城乡低保配套资金年增长10%的长效机制,依据2013年《株洲市市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