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杂文天下文章中心公文文章党团相关党团知识0001 → 文章内容

毛泽东同志在五四青年运动时期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网上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8-12-22 23:56:06

中有这样两条:“每次上课,衣服听便,不必求好。”“本校已函请警察保护,来往只可放心。”关于夜学的大小事情,毛主席是照料得非常细致而妥贴的。

一九一八年上期,是毛主席在ysyk师范读书的最后一个学期,夜学继续开办,教员和管理员比上一学期减少约一半,毛主席继续担任“管理”职务。为了扩大夜学的社会影响,推动其它学校也来开办,他特向《通俗教育报》投寄了介绍一师夜学的新闻和文章。

这年三月十九日、二十日,该报刊登了一篇《告夜学生》,内中详细介绍了一师夜学的教学和管理的情况与经验。

毛主席在ysyk师范毕业时,学校附近工厂许多工人都认识夜学的“毛先生”,都认为毛先生是他们的好老师、好朋友。很显然,毛主席在ysyk师范读书时,主办夜学最有意义的收获,便是取得了联系工人的初步经验,同工人阶级建立了最初的感情。

六、由征友到组织新民学会

毛主席在湖南一师学习的时候,正是五四运动的前夜。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封建军阀不断混战,真是水深火热,民不聊生,亡国危机,日益严重。毛主席日夜思索着国家大事、民族大事。当时同学中有些人这样打趣地也是尊敬地形容毛主席;“身无半文,心优天下。”

他深知要革命,一定要结合广大群众,一定要建立一个领导革命的团体。所以在一九一五年秋天,毛主席就向省内外发出了有名的“二十八画生征友启事”。这启事大约有二、三百个字,是他自己刻蜡纸油印的。大意是“二十八画生”要求和有爱国热情的青年,特别是不怕艰苦、肯为祖国牺牲的志士和他通讯联络,结成团体,为改造社会、改造中国而“共同讨论,共同努力,共同奋斗”。信封上还写着“请张贴在大家看得见的地方”。长沙市有一家报纸接到毛主席寄来的启事,觉得很好,就免费义务地登在报上。启事发表以后,本来希望有许多青年回信响应,但后来只得到了三封半来信。一封是罗章龙的来信,他后来参加了共产党。另两封是后来变成极端反动的青年寄来的;那所谓半封回信是一个没有明白表示意见的青年寄来的。

因为响应征友的来信不多,于是毛主席从本校同学中寻找朋友,再由校内发展到校外,后来逐渐发展到了省外,征得了不少朋友。但是没有女同志。他想:革命就是要解放全人类,妇女半边天,一定要解放女同志,争取男女平等。因此他就给在长沙的周南女学、ysyk女师、福湘女中、女子茶业讲习所的同学写信,征求朋友。当时的社会还是很封建的,不仅男女不能共校,而且连通信也是不允许的。记得有这么一件事:毛主席曾给ysyk女师的同学去了信,女师学监拆信检查(当时女校学生的信由学监先查阅),发现是一师的一个男学生写来的信,于是把信交给校长,校长便把那个女学生叫来,询问她:“毛泽东是你什么亲戚?你认识不认识?他为什么给你写信?”后来女师的校长还打电话通知一师校长,说一师有个叫毛泽东的学生给女师学生写信,叫他以后不要再写信来。

经过将近二年的酝酿,毛泽东同志和他的朋友们经常交流读书心得,谈论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前途,认为时局太危急了,学问的需要太迫切了,深深感觉到有结成团体的必要。

一九一八年四月十八日,一个星期天,在长沙岳麓山(氵荣)湾市蔡和森同志的家里,开了新民学会的成立大会。这天到会的共有十多个人,除毛主席外,有蔡和森、何叔衡、陈昌、张昆弟、罗学瓒等同志。会上通过了一个由毛主席起草的章程,其宗旨是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奋斗目标。新会员入会要由会员五人介绍,经评议会通过。大家首先推选毛主席为评议会的总干事,他谦辞了,但最后仍选他为副的。五个干事是蔡和森、何叔衡、陈昌、张昆弟、罗学瓒。这天还交了ysyk次会费。

学会的会员到五四运动时曾发展到七、八十人。会员资格要求是相当严的,学问品德不好和没有远大志向的人不能加人。会员大多数是ysyk师范最优秀的学生,此外还有长沙一些小学校的进步教员,也还有楚怡学校、修业中学、周南女校的教员,如向警予、蔡畅等。她们都是新民学会早期就加入的会员。

学会大概每周或半个月开一次会,研究学术上或当前国事问题,报告学习和工作的计划,也相互批评提意见。会议大多由毛主席主持,并作会议讨论的结论。

毛主席并不为这个组织而满足,觉得还远不够作一番事业,他时刻想向外发展,向教育界以外,向省外、国外发展。他常讲要到外面去作研究,要求世界的新学问。所以后来有了去法国勤工俭学的机会,他就积极提倡并主持这件事。新民学会的会员好大一部分于一九一九年至一九二一年到法国去勤工俭学,一部分到南洋群岛从事华侨教育事业。

由于会员不是常相聚一起的,在外地的会员便规定了每月通信的办法。一九一九年蔡和森、张昆弟、罗学瓒等同志去法国,一九二○年我和李恩安、周敦祥、肖道五等去南洋以后,会员们互相间的通信和提出商讨的问题,毛主席常印发给大家研究,前后出过三本会员通信集,都是由毛主席亲自主编的。

七、步行千里作农村调查

毛主席非常关心农民生活。他出生于农村,在农村中长大,他了解农民,热爱农民。到一师以后,他虽忙于课程学习,仍未忘怀农村生活,久想去农村作一次详细考察。

一九一六年七月,学校放暑假了。同学们都纷纷离校回乡,去探亲访友。可是毛主席既不回家,也不休息,而决定作一次“游学式”的长途步行,去实地调查各地的农村社会,借此接触更多的农民、工人,深入了解农民、工人的生活疾苦。学校一放假,他就邀了一位姓肖的同学,进行这个宏伟的计划。可是他们没有钱,旅途生活所需,就采用“游学”的方法去解决。所谓“游学”,是旧社会一些穷途潦倒的知识分子,找不到生活出路,就背着包袱到各地去给人写字、送对联,换取红包①[在旧社会的农村,文化落后,有些穷苦知识分子就采取游学的方式,到各地去代人写字、写信、写对联等,以维持生活。主人把报酬用红纸包起来,送给他们,叫做红包。]来过日子。不过毛主席他们的“游学”是旧形式,新内容,不是为自己糊口,而是为单命作调查研究。

他们从学校出发时,什么也不带,只各拿一把雨伞,背上一个小小包袱,里面装些笔墨纸张和换洗衣服;装束也很特别,身穿粗布短衫,脚着草鞋,象一个农民,不象一个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毛泽东同志在五四青年运动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