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全国劳模典范代表事迹
- ·下一篇文章:大学优秀校友事迹
海洋科学家的事迹
的弱点。由于适合中国国情,该预报模式不仅被国家有关预报部门使用,而且与前苏联有关的海洋研究所合作,在远东海域推广应用,被日本著名海洋学家鸟羽称作“东方思想体系”。这一成果也获得了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他本人也两次荣获“有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奖”,代表部分成果的有关论文已以英文发表于《海洋学报》。经国务院批准,文圣常自1990年7月起终生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中国海洋大学历史上首位院士。
20世纪最后十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国际减灾十年”的号召,正契合了他一直以来从中国海洋事业的实情出发,研究海洋灾害、造福人类的想法。尽管年逾古稀,他又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相关研究的重要课题,并亲自主持“灾害性海浪客观分析、四维同化和数值预报产品的研制”专题的研究工作。其成果现已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应用于台风浪预报,并进入中央电视台灾害海浪预报,在防灾减灾中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他又承担起“近岸带灾害性动力环境的数值模拟和优化评估技术研究”专题并亲自参与其相关子课题,提出了新的谱方法研究,该谱结构的可靠性、模式性能覆盖范围、改进的可行性、所需计算时间等方面都优于当前世界上盛行的第三代海浪模式。
除了课题的研究,文圣常还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和专著。其中1962年出版的《海浪原理》,是国内外出版的ysyk部海浪理论专著,被列入国际五大海浪巨著之一,而美国唯一的一本同类型专著则发表于1964年。1984年出版的《海浪理论与计算原理》,也在促进我国海浪研究、培养海洋科学人才和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方面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说,《海浪原理》一书的出版,是中国物理海洋学诞生的一个重要标志和中国海浪研究趋于成熟的里程碑的话,1984年出版的《海浪理论与计算原理》就是中国物理海洋学走向世界,具有中国特色的物理海洋学已进入到一个崭新时期的又一个里程碑。该书系统地介绍了国际上截止到80年代初的海浪研究成果。在500余篇文献中,近400篇是70年代以后发表的。该书的出版是我国物理海洋学界的大事,它成为广为引用的一本专著,对促进我国海浪研究的发展、培养海洋科技人才和满足有关应用的需要等方面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英、美、日、苏等国一些著名物理海洋学家均对该书给予了高度评价。1986年,该成果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除海浪理论和应用研究之外,文圣常在海洋教育事业上也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以坚实的数力学基础和优秀的外语水平,在我国最早开设了高水平的海浪理论课程,填补了我国海洋学高等教育中一门主要课程的空白。自50年代初任教山东大学海洋系时,就讲授过波浪学、海浪工程等课程。他还编著了《海浪学》、《液体波动原理》、《图解与近似计算》、《海洋近岸工程》等一系列具有我国特色的物理海洋学教材。在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注意言传身教,谆谆教诲学生时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科学,为我国海洋科学界培养出了ysyk名博士。他所主持的物理海洋学科被列为全国重点学科,还被批准为博士后流动站。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由他领导并长期工作过的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系、物理海洋研究所业已获得重大发展,除海浪外,在物理海洋学科的其他方面,诸如浅海动力学、风暴潮、水团和水温预报、海洋环境动力学、潮汐和海平面、中小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等学科研究上都处于国内先进地位。文圣常任山东海洋学院院长期间,在国际合作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成就。1987年,美国海洋科学界相关的工作总结中指出,在与中国的国际合作中,与山东海洋学院的合作是最富成效的。
文圣常教授于90年代初从事难度更大的方向谱研究,在此项研究中,他以解析方法导出方向谱。现在他正继续致力于改进风浪频谱和方向谱的研究,并且已着手研制基于新的海浪方向谱的海浪预报全谱模型。该模式理论上可克服第三代模式的部分困难,而且能保证有较高预报精度。
文圣常教授虽已年过花甲,但每天仍勤奋地工作十多个小时。他的这种探索海洋的执著精神已然形成一种传统,一种力量,并且正在一代代地延续下去,成为年轻人学习的榜样。正如中国海洋大学校长管华诗院士曾说:“文先生是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于一身的完美结合者。”
20世纪最后十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国际减灾十年”的号召,正契合了他一直以来从中国海洋事业的实情出发,研究海洋灾害、造福人类的想法。尽管年逾古稀,他又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相关研究的重要课题,并亲自主持“灾害性海浪客观分析、四维同化和数值预报产品的研制”专题的研究工作。其成果现已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应用于台风浪预报,并进入中央电视台灾害海浪预报,在防灾减灾中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他又承担起“近岸带灾害性动力环境的数值模拟和优化评估技术研究”专题并亲自参与其相关子课题,提出了新的谱方法研究,该谱结构的可靠性、模式性能覆盖范围、改进的可行性、所需计算时间等方面都优于当前世界上盛行的第三代海浪模式。
除了课题的研究,文圣常还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和专著。其中1962年出版的《海浪原理》,是国内外出版的ysyk部海浪理论专著,被列入国际五大海浪巨著之一,而美国唯一的一本同类型专著则发表于1964年。1984年出版的《海浪理论与计算原理》,也在促进我国海浪研究、培养海洋科学人才和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方面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说,《海浪原理》一书的出版,是中国物理海洋学诞生的一个重要标志和中国海浪研究趋于成熟的里程碑的话,1984年出版的《海浪理论与计算原理》就是中国物理海洋学走向世界,具有中国特色的物理海洋学已进入到一个崭新时期的又一个里程碑。该书系统地介绍了国际上截止到80年代初的海浪研究成果。在500余篇文献中,近400篇是70年代以后发表的。该书的出版是我国物理海洋学界的大事,它成为广为引用的一本专著,对促进我国海浪研究的发展、培养海洋科技人才和满足有关应用的需要等方面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英、美、日、苏等国一些著名物理海洋学家均对该书给予了高度评价。1986年,该成果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除海浪理论和应用研究之外,文圣常在海洋教育事业上也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以坚实的数力学基础和优秀的外语水平,在我国最早开设了高水平的海浪理论课程,填补了我国海洋学高等教育中一门主要课程的空白。自50年代初任教山东大学海洋系时,就讲授过波浪学、海浪工程等课程。他还编著了《海浪学》、《液体波动原理》、《图解与近似计算》、《海洋近岸工程》等一系列具有我国特色的物理海洋学教材。在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注意言传身教,谆谆教诲学生时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科学,为我国海洋科学界培养出了ysyk名博士。他所主持的物理海洋学科被列为全国重点学科,还被批准为博士后流动站。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由他领导并长期工作过的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系、物理海洋研究所业已获得重大发展,除海浪外,在物理海洋学科的其他方面,诸如浅海动力学、风暴潮、水团和水温预报、海洋环境动力学、潮汐和海平面、中小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等学科研究上都处于国内先进地位。文圣常任山东海洋学院院长期间,在国际合作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成就。1987年,美国海洋科学界相关的工作总结中指出,在与中国的国际合作中,与山东海洋学院的合作是最富成效的。
文圣常教授于90年代初从事难度更大的方向谱研究,在此项研究中,他以解析方法导出方向谱。现在他正继续致力于改进风浪频谱和方向谱的研究,并且已着手研制基于新的海浪方向谱的海浪预报全谱模型。该模式理论上可克服第三代模式的部分困难,而且能保证有较高预报精度。
文圣常教授虽已年过花甲,但每天仍勤奋地工作十多个小时。他的这种探索海洋的执著精神已然形成一种传统,一种力量,并且正在一代代地延续下去,成为年轻人学习的榜样。正如中国海洋大学校长管华诗院士曾说:“文先生是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于一身的完美结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