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印章管理办法规章制度
- ·下一篇文章:公司领导干部保密制度
省人大代表履行职责情况汇报(县委书记)
五、竭心尽力、破解症结,全力推进经济社会更快更大发展
县为全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十弱县”之一。经济总量小、底子薄、发展慢是基本县情,作为一名省市两级人大代表、尤其是担任县委书记一职,也是我一直致力解决的主要问题。四年来,我始终坚持把推进全县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作为履职尽责的重中之重,集中主要精力,倾注主要力量,突出研究和解决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工作的开展,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四年来,全县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7%、15.9%、34.9%、31.2%、12.8%,比末分别增长0.8、0.81、2.3、1.9、0.62倍;三次产业结构由37.5:9.6:52.9逐步调整到47.8:13.5:38.7,其中工业上升4个百分点,创税400万元,比增长53%。全县呈现出经济发展快速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面貌较大改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一是坚持立足县情谋发展,不断探索完善适合的发展思路。作为县委书记,省市两级人大代表,改变发展落后的现状是我刻不容缓的责任。几年来,我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不动摇,审慎把握经济发展形势,科学研判自身优势和劣势,本着“立足当前、利于长远”的原则,积极探索谋划符合实际的科学发展思路。四年来,按照县委提出实施“沙棘立县、牧业强县、工业富县”的发展战略和根据上级的新政策和形势的变化,我不断对各项工作思路进行了细化调整。在大果沙棘产业发展上,提出要在加强种苗繁育、栽植、加工和科研基地建设的同时,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推进与大企业合作和产业上市的目标;在畜牧业发展上,提出要完善和实行企业 农户的运作模式,突出发展“鹅经济”和养猪产业;在工业发展上,依托我县资源优势,提出做精做深农副山产品加工和资源开发两篇文章的思路,加快打造以沙棘、麻、油、木、药和水电、矿产、新型建材加工开发为主体的地方特色工业新框架;在外经贸上,提出了重点引进年进出口规模千万美元以上的加工型外贸主体;在旅游业发展上,进一步提出建设以“胜山要塞”、二战遗址遗迹游为主的旅游体系,打造全省旅游黄金路线节点,建设胜山要塞“3a”级景区的思路;在民生改善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并确定每年都干好几件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同时,立足我县自身发展能力弱的实情,抓住国家应对金融危机扩大投资保增长等政策机遇,进一步提出了抓项目、抓招商、抓争取,借助外力全力发展壮大主导产业的工作思路。四年的实践证明,这些工作思路,既完善系统,又完全符合县情实际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力地指导和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二是强力抓好产业发育,千方百计扩大经济总量。四年来,我作为县委书记,省市两级人大代表,始终着眼于快发展、大发展,努力扩张经济总量,增强发展后劲,提高综合效益,促进经济提质增速。工业是决定能否实现快发展、大发展的关键。在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把主要精力用于抓工业、上项目,坚定实施“工业富县”和“项目牵动”战略,采取培育壮大建企业、引进建设新投资企业、谋划和推进新企业落地建设的办法,突出抓好工业项目的再延伸、再扩大。扶持壮大了一批现有企业,三精药业、茂田牧业、盛泰煤矿、长乐山大果沙棘加工有限公司、联凯大豆、隆凯面粉加工等企业实现了扩产升级;推进和新上马了一批项目,二门山水库并网发电,实现了我县水电站建设史上零的突破;联凯大豆建成达产,结束了我县没有年加工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的历史;热电联产项目建成投产,从根本上解决我县冬季大气污染问题。谋划和推进了油气资源勘探、钼矿开发、大石门水电站、刨花板加工、高支麻加工、马铃薯加工、口岸建设等20多个新项目、大项目,全力打造了我县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型产业。农业是发展的难点问题,也是我始终致力于推动发展的工作重点。工作中,我始终坚持突出创新抓农业的理念,依托农业优势条件和种植习惯,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大力发展特色种植、畜牧经济和劳务经济。充分发挥林业资源优势,实施“沙棘立县”战略,大力发展大果沙棘、北药种植等林产经济,大果沙棘形成了以园式管理为主体、以加工园区为依托、以龙头企业为牵动的产业模式,逐步建成了种苗繁育、种植管理、产品加工、科研开发等四大基地。三是大力破解发展难题,努力创造更加有利加快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也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县委书记,省市两级人大代表,我始终牢牢把握和抓住制约发展的症结,积极主动采取有力措施加以破解。针对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坚持实施“大招商、大争取、大发展”战略,实行全民招商、全社会招商,多次带队开展招商活动,全县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年均增长30%以上,实现亿元大关突破。坚持把向上争取作为各级班子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及时捕捉信息,把握投资导向,坚持项目为依托,大力向上争取资金、政策扶持,全县争取各类资金年均增长35%以上,一批经济发展、基础建设和民生项目成功落地开工。针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四年来,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9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2倍。科学规划,推动了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完成了城镇体系规划和控制性详规以及辰清镇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县城区面积由6.3平方公里扩大到7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3.1万人增加到4.2万人,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6.1%。全县公路总里程达1200公里,城内打通了建设路、环城北路,整治了环城中路等城市道路,硬化了“五横十八纵”等23个主次城市街道,硬化率达95%以上;完成了孙正线、腰群线等通乡公路硬化,乡镇、村屯道路通畅率达到100%,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水泥路面乡乡通、试点村屯村村通;建设改造完成了铁路广场、文化广场、人民广场、滨水公园等休闲场所;完成了热电联产、城市供排水管网改造、二门山输水工程,生活垃圾处理、城市绿化美化亮化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40.6%,住房砖瓦化率达到70.6%,乡镇通有线电视和移动通讯网络覆盖率均达100%;19个村通过新农村试点验收,完成了西兴乡平度村新农村样板村建设。四是创新发展体制和机制,积极排除限制加快发展的障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