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杂文天下文章中心公文文章百家争鸣事迹材料0002 → 文章内容

著名物理学家的事迹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网上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8-12-23 0:38:53

花费了巨大精力与时间,研究并改进测试方法,使我国仅用很少次数的试验,就掌握了地下核试验中的关键技术。由于他对我国核武器研制作出的巨大贡献,先后获得1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999年9月18日,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王淦昌十分重视核能的开发和利用。他是最早在我国介绍核电站的科学家,为推动我国的核电建设,促进与发展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做了大量工作,为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建造核电站倾注了极大的心血。1956年,他主持起草《我国科学技术十二年远景规划(和平利用原子能科学部分)》初稿。上任二机部副部长后,他联名其他科学家上书中央领导,力陈核电统一规划、集中领导的必要。当全国放慢发展核电事业时,他又主动去中南海讲课,还利用发表文章、组织展览的形式,宣传发展核电的必要。在“要不要自行建造原型核电站”争论上,他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他在《在发展我国核电事业中正确处理引进和自力更生原则的问题》的发言中说:“我们不能用钱从国外买来一个现代化,而必须自己艰苦奋斗,才能创造出来。……我们的头脑必须清醒,设备进口也好,技术引进也好,合作生产也好,这些统统是手段,目的是为了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
    王淦昌是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人之一。核能分为裂变能和聚变能。现今的核电站是裂变能受控释放的装置。为最终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核物理学家正在进行受控核聚变。聚变能有两个优点:一是其燃料氘存于海水中,取之不尽;二是其反应产物是非放射性的,对环境不构成潜在的污染。早在1964年,王淦昌独立于前苏联的巴索夫院士,提出用激光打靶产生核聚变的科学设想,并在我国组织力量开展了这项有深远意义的研究,使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走在当时世界各国的前列。后来,他又不断地开拓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研究领域。“惯性约束核聚变”已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前沿科学之一,其高技术密集型和多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将会对其他学科和技术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产生深远的影响。1993年,在王老等科学家的努力下,“惯性约束核聚变”作为独立主题列入“863”中国高技术研究计划。
    王淦昌不仅在科学研究方面硕果累累,而且以超群的智慧、敏锐的洞察力和强烈的爱国激情,关心着整个国家科学事业的发展,积极为我国高科技的发展献计献策。1983年,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震动全世界。随后,西欧、日本、前苏联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面对这样的国际背景,他与王大珩、陈芳允、杨嘉墀四人花了很多精力进行了研究、分析和论证,形成了一些看法,于1986年3月2日联名向党中央提出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在邓小平的亲自批示和积极支持下,国务院在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于同年11月18日发出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通知,即“863”计划。
    王淦昌先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同事,爱护学生,为人坦率真诚。他在科学研究上永不满足,但生活上只满足于“过得去”。抗日战争时期,王淦昌在逃亡中和妻儿忍饥挨饿,却捐出结婚时的金银首饰和多年的积蓄支援抗战。1960年,当祖国遭受自然灾害时,他将自己长期节省的14万卢布,以“祖国儿子”的名义,全部交给中国驻前苏联大使刘晓。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当得知他先前的同事束星北教授和他的学生许良英被错划为极右分子处境困难时,王淦昌按月给他们寄生活费。1996年4月,原子能研究院子弟学校成立王淦昌基础教育奖励基金会,王淦昌捐款4万元。1999年4月,中国物理学会设立“王淦昌物理奖”,王淦昌子女遵照父亲遗愿,捐资50万元作为基金,后又在故乡常熟支塘中学捐资10万元设立“王淦昌奖”。
    为了纪念这位在核物理、宇宙线、粒子物理以及在核武器研制中有着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也为后人发扬光大王淦昌以身许国、奋力攀登的精神,在他的家乡常熟支塘镇,于2001年10月将原来的“常熟市支塘中学”正式更名为“王淦昌中学”;2003年9月,国家天文台将1997年发现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王淦昌星”。
    王淦昌一生治学严谨,务实求真,勇于探索,开拓创新,为人谦虚质朴,平易近人,奖掖后学,扶持青年,不愧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他在科学事业中所作出的非凡贡献和他的为人情操将永远激励我们,为在21世纪实现科学强国梦而奋斗不息。

上一页  [1] [2] 


著名物理学家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