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协会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 ·下一篇文章:大学优秀教师推荐材料
优秀教师个人典型事迹材料
我一生不能忘记三件事情:“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父母;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业务;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学生。”——xx
在文学院的天空下,有一副坚强的翅膀,在引领着学生欢快地翱翔,那就是xx老师。
一头浓密的黑发衬着方正而略显清瘦的脸,岁月的留痕隐约地划在那宽宽的前额之上,他衣着朴素却干净利落,身材不高却精神饱满。面对这一些,谁也不会想到,我们的于老师已经50多岁了。
一、学生
于老师是原xx师专留校的学生,而他本来只是打算进入齐鲁石化当工人的。在那以后,下乡、插队、做思想政治工作、回校教学,任何一点事情,他都做得一丝不苟。他永远都像一个虔诚的小学生,汲取着各种知识的营养。
教学中,他又不满足于自己的学识,于是他又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学习历程。进北师大中文函授班,进山大学习,并完成了山大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后来,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山师大教师进修班,常常是一年学习十几门课程。紧张的生活几乎让他失去了正常的生活节奏,他开始失眠了。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我不喝酒,但那段日子,我每天晚上都喝几口酒麻醉自己,好让自己睡着。”在山师大进修时,破旧的宿舍抵不住寒风的吹打,然而于老师却一个人没有玻璃的阴面宿舍里睡了一冬。“糊上报纸根本就没有用,我只有一床被子,一到下雪天,早上起来,被子上都是一层雪。”,他这样和我们说!
“我几乎是掰着手算时间,五分钟干什么心里都必须有数。”于是山师大校园里,永远留下了一个拿着书,在办公楼后面的小花园中背书的于老师的身影。“于老师没有浪费一分钟的时间,他的时间都用来办正事了。”他的好友和同事常常这样说。
皇天不负苦心人!在一个仲秋夜,山师大图书馆里,他完成了他ysyk篇学术论文《试谈惯用语语法特点》,而这篇文章后来被评为xx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xx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于老师的努力有了回报,他也会心地笑了。“人生就是一种价值,得到认可,也就满足了。”
二、老师
“我在学习上对学生太苛刻了,有时候自己也不理解自己。”于老师谈起学生时,眼中总是充满了激情,他太爱他的学生了,也爱他的职业。他的屋里现在仍旧放着多年前他当班主任时学生的相片,相片整齐的排放在相框里,每一个都注明了姓名、生日等。
于老师的认真是出了名的,“无论是什么事情放到他手里,他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办好。”院领导如此评价他。他讲义稿写的一丝不苟,而板书更是仔细,从他手里出来的东西,永远不会有凌乱的感觉。现代汉语课有时候抽象性很强,而于老师却总有办法让大家听明白。他的课没有华丽的词藻,有的是精辟的分析;有的是生动的例子;有的是于老师那颗赤诚的心。于老师在学术上永远都保持在最前沿,他讲的知识也是最新的,他的讲义稿近几年就已经更新了三次。他不会把过时的东西教给他的学生,他要让他的学生时刻站在汉语学习的最前沿。讲义和教科书,他基本上都已经背过了,可是他依旧在讲课前的晚上将内容看一遍,无论时间是多么晚。
学生在他眼里既是学生,又是孩子,他永远以一个老师和父亲的双重身份对待他的学生。他常说父母将学生送到了学校,就是对老师的信任,我也不能让家长失望。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有一个学生上网成瘾,经常逃课。于老师知道后,将他的父母请到了学校,谈了两个小时,后来孩子的父母说:“把孩子交给于老师,俺们放心。”那个学生也在于老师的感动下,重新树立了学习的目标,现在正在为考研而奋斗。
在学业上,于老师眼里是揉不进一粒沙子的。有一个学生考试不及格,就和于老师说:“于老师,我父亲跟某某领导很熟,你看……”。“是吗?那你让你父亲找一下那个领导,只要领导批,你要多少分,我就给你多少分。”于老师无情地拒绝着每一件这样的事情,拒绝着这样的学生,可是时至今日,和于老师关系最好、联系最多的却是这些学生。人都是通情达理的,他们也在日后的生活中体会到了于老师的良苦用心。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风格,我不愿意模仿别人,我也模仿不了,学生对这种苛刻的要求暂时不能理解,我也不在意,我想有一天他们会明白的。”是的,于老师永远是于老师,一个永远严谨、正直的人。在河边走,他是不湿鞋的佼佼者;在风雨中,他是不低头摇曳的劲松。他就像一只海燕在雨中飞,他就像一只苍鹰在云中翔,他就是他。
三、儿子
于老师是远近闻名的孝子。父亲中年得病使他从12岁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而这一挑就是40多年。他无怨无悔地承担着岁月给他的苦难,也默默地将自己一点点奉献。
2003年、2005年,于老师先后失去了父亲和母亲,巨大的痛苦狠狠地啃噬着他那颗饱经沧桑的心,然而他却没有因为这而耽误一丝一毫的工作。在母亲最后的时刻,他一直都陪在她的身边。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我一直陪她聊天,聊过去的开心事,让她高兴,我所有的痛苦只能在由学校到家的路上发泄一下,我不能把自己的痛苦带到课堂之上。”是的,他没有,一点都没有,他的学生们,也不知道那段日子里,他失去了最亲爱的人。谈到母亲,于老师总是泪流满面,“如果能替母亲的话,我也毫不含糊。”
就是这样一个孝子,在母亲最后的时刻,他也没有给学生落下一节课。那段日子他还辅导了一个学生的普通话课程,在母亲最后的日子里,他仍旧是咬着牙给那个学生上完了课。虽然家里有母亲痛苦的呻吟,但他仍坚持为那个学生辅导,每次那个学生要求停课,都被他拒绝了。
父母的遗像整齐地放在了他卧室的书橱上!“每天早上,我都会站在他们面前好一阵子,说说心里话。”
四、同事和朋友
“人与人之间交往应有一些真实的东西,去掉那些虚假的部分。”无论是对学生,对同事还是对朋友,于老师时时都是与人为善的。好事往外推,难事自己揽,几十年如此,毫不含糊、从不例外。
于老师母亲病重期间,学院因其家中困难,要给予他特殊照顾,可他坚持不肯,院领导多次劝他,他硬是推掉了。“我一个普通老师不能破这个例。”他一直这样给自己说,也给别人说。学校有重活时,他总是出面把别人替下;有外出旅游的机会,他总是让别人在先。每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