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报效祖国为国争光事迹
- ·下一篇文章:爱国主义人物事迹
文化工作者先进事迹
洪深,学名洪达,字伯骏,号潜斋,别号浅哉,江苏武进人,电影戏剧理论家、剧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导演,中国电影的开拓者。1912年,考入清华学校。1913年,移居青岛。1915年,创作剧本《卖梨人》。1916年,到美国入俄亥俄州立大学学习陶瓷工程。1919年,入哈佛大学戏剧训练班,是中国ysyk个专习戏剧的留学生。1922年,回国任职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创作了中国ysyk部电影剧本《申屠氏》。1923年,上演ysyk部剧作《赵阎王》,自饰主角。1928年,任中华电影学校校长,明星电影公司编导主任。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任总书记。1934年,任国立xx大学外文系主任,带领师生演出了话剧《寄生草》,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劫后桃花》。1935年,会同王统照、老舍等创办《避暑录话》。抗战爆发后,任上海救亡演剧二队队长。1938年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戏剧科科长。1943年,到重庆任中央青年剧社编导。1946年后历任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外语系主任。1953年,当选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剧协副主席。1954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文化联络局局长,兼中国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一生创作编译了38部话剧,著有《洪深文集》、《洪深选集》等。
一、戏剧人生
1907年,洪深被父亲带到上海,先后就读于徐汇公学、南洋公学,当时这两所学校戏剧活动较为频繁。学校曾上演戏剧《冬青引》,洪深看了演出非常好奇,演员把陈旧的故事,幻化成发生在眼前的新事,使人身临其境。洪深从此迷上了戏剧,校内外每有演出,必先睹为快。洪深后来回忆说:“我小的时候也是这样看戏的,有时为了看戏犯过规,有时爬墙去看戏。”这些经历对他的人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并悄悄地在他的心中播下投身戏剧的种子。
1912年,洪深考入清华学校,开始从事戏剧活动,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演出,展现出良好的戏剧天赋。洪深后来回忆清华演剧生活时说:“凡是学校里演戏,除了特别团体如某年级的级会,不容外人参加的以外,差不多每次有我的份。我又很高兴编剧,在清华四年,校中所演的戏,十有八九出于我手。”1915年洪深发表了ysyk个剧本《卖梨人》。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该剧用现实主义方法抨击了社会上的不平等现象,同时是国内较早采取以剧本为脚本的演出形式,对现代戏剧的形成起积极推动作用。同年,洪深又创作了《贫民惨剧》,这一时期的演出、创作活动奠定了洪深一生戏剧、电影工作的主题基调,即反应基层民众生活,为民请命的主题。
1916年,洪深从清华大学毕业公费赴美留学,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学习烧磁,后到哈佛大学改修文学和戏剧。留学期间,洪深虽然专业是烧瓷工程,但却对文学、戏剧、小说非常热爱,经常去剧院欣赏戏剧,并创立了剧作《为之有室》、《回去》,在留学生当中获得很大反响。从理性的角度,洪深也不打算为了自己的爱好而放弃实业救国的梦想。但是其父洪述祖因宋教仁案被处死这一家庭重大事件彻底改变了洪深人生轨迹,痛下决心改学戏剧。洪深曾很有感触地说:“我的那次家庭变故,给我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决定,ysyk,我这一辈子决不做官;第二,我决不跟那些上层社会的人去打交道。我要暴露他们,鞭挞他们,这样我就只有学戏剧一条路,这条路我在国内学校读书的时候就有了基础的。”洪深经历无数次地辗转反思,放弃了实业救国梦想,坚定地迈上戏剧之路。
洪深在美期间成功地编、导、演出了英文剧《木兰从军》。1922年,回国后,历任复旦大学、暨南大学教授,上海戏剧社排演主任。1930年后,洪深参加了中共领导的“左联”和“剧联”,结识了田汉、夏衍、茅盾、马彦祥等一大批戏剧界、文化界志同道合的朋友,逐渐接受了无产阶级文化思想,其作品内容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开始了民众戏剧之路。从1930年开始他写了《农村三部曲》,包括《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三个剧本,受到戏剧界的好评。
抗日战争前夕,洪深回到上海创办《光明》半月刊。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辞去大学教职,先后任上海救亡演剧第二队队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第六处ysyk科科长。1939年到重庆。1946~1948年,任复旦大学教授,因支持学生“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运动,受到国民党特务的迫害。1948年底,被中国共产党派人营救至东北解放区。新中国成立后,洪深历任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主任、文化部对外文化事务联络局副局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为新中国戏剧事业、外交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切。
二、电影先驱
除了戏剧导演、演出、创作成就外,洪深在影坛的业绩也同样引人注目。1925年洪深加入郑正秋等创立的“明星公司”。同年,发表了他的ysyk部电影剧本《申屠氏》,受到时任国会议员沈钧儒的好评。洪深还编导了《冯大少爷》、《四月里底的蔷薇处处开》、《爱情与黄金》等十多部影片。到1937年“抗战爆发”,洪深一直担任明星影片公司编导,他编导的《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电影史上ysyk部有声电影。洪深早期编导的电影并未取得特别成就,但在具体的艺术处理上,他仍然展现了自己的特色。从动作的运用和内心活动的刻画,到情节结构和人物个性的处理,洪深的编导技巧都得到了同时代影人的推崇。
由于当时影坛的些许污浊陋习受到社会的鄙视,洪深的电影活动同样不为人们理解,面对种种质疑和规劝,他更坚定了在电影界做一番事业的决心。洪深曾申辩:“ysyk,我以为做影戏,是正当职业,在电影界劳心劳力混口饭吃,也同人力车夫,跑了一身大汗,赚两角小洋车钱一样,不是什么可耻的事;第二,凡是道德人格名誉,乃是个人的事,与职业没有多大关系的,试问政界、商界,不论什么界,什么职业,那里会没有几个败类,我大胆说一句,电影界里,就有败类,成分也未见比政界商界高许多,不过不幸社会对于电影界,格外的苛求,格外的注意罢了。”
洪深等认为提升电影界声望的当务之急是培养出高质量的电影演员,于是在1925年夏创建了中国ysyk个电影演员培训机构——“中华电影学校”,并担任校长。学校由于资金、人员等原因只办了一批,但培养出了胡蝶等一批三四十年代家喻户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