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最美医生事迹材料范文
- ·下一篇文章:优秀副校长事迹材料
教学副校长事迹材料
发扬光大。
陆侃如先生主攻隋唐以前的文学史,尤以《楚辞》研究闻名海内外。陆先生治学,以敏于创新著称,他的许多论著,在学术上都具有开创之功。他才思敏捷,学识渊博,年轻时就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取得成绩。
八年抗战期间,陆先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独立完成了长达80万字的《中国文学系年》。这是一部资料翔实、富于创见的学术著作,而且从中可以看出陆先生在学术研究上的精辟见解和他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并以此指导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从而在学术上取得了崭新的成绩。他先后发表了《我们为什么纪念屈原》、《什么是中国文学史的主流》等十多篇论文,并与冯先生合著《中国古典文学简史》,此书随后被译成英文和捷克文出版,是最早介绍给外国读者的中国文学史。1957年与高亨等先生合著《楚辞选》;1970年前后,又与一些中青年同志合写《杜甫诗选》、《韩非子选注》、《刘禹锡诗文选注》、《文心雕龙选译》、《刘勰论创作》、《刘勰和文心雕龙》、《楚辞选译》等著作。仅在1962年,陆侃如就发表了12篇,完成了两部著作,他还要给研究生、大学生、青年教师、进修教师讲授两汉辞赋、六朝文学,以及《文心雕龙》、《中国历史文论》。这一年,他已经是59岁的长者了,还如此学思喷涌,思维活跃,笔耕不辍,平均一月一篇文章发表,难能可贵。之前,他与冯先生再度合作,于1933年在上海出版了24万字的《中国文学史简编》一书。此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处理文学遗产上的问题,对广大青年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起了良好的指导作用,被教育部定为高等院校中文系教材。
陆侃如一生著述甚多,他的著述除前述外,尚有《中国古文学系年》、《陆侃如古典文学论文集》、《楚辞选》、《楚辞选译》、《刘勰论创作》、《文心雕龙选译》、《文心雕龙译注》问世,其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杰出贡献为世所公认。
陆侃如的重要作品有:《屈原》、《宋玉》、《乐府古辞考》、《陆侃如古典文学论文集》,与冯沅君合著《中国诗史》、《中国文学史简编》、《中国古典文学简史》,与高亨合著《楚辞选》,与牟世金合著《文心雕龙选译》、《刘勰论创作》、《刘勰与文心雕龙》。译著有高本汉的《左传真伪考》、小仲马的《金钱问题》、塞昂里的《法国社会经济史》。
除了学术上的巨大成就,更让我们感到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个学者,陆老对于学术研究的坚定执著以及不趋炎附势的勇气。在“四人帮”大搞儒法斗争之际,陆先生还写信给刘大杰先生,对他在《中国文学发展史》里把杜甫列入法家提出批评。这篇题为《与刘大杰论杜甫信》的论文用详尽的事实说话,批驳了将杜甫列为法家的谬误,成为学术领域内反“四人帮”大搞儒法斗争的ysyk篇,引发学术界的思想大震动,至今,令人追忆。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从陈四益先生的文字看,刘大杰先生修改《中国文学发展史》迫于政治上的压力,后台很硬,确实不可违之。那么,勇气可嘉的就应该是陆侃如先生。在“文革”刚刚结束不久,“左”的学术思想并未被肃清,“两个凡是”依旧起统治地位的当时,陆侃如先生以一个“摘帽右派”的身份,写这样一篇文章,除了自己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学术良心外,更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胆识。三十多年之后再读,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其带给我们的精神的震撼和散发出的学术的涵养。
陆、冯先生遗嘱更体现出他们的高贵品质。1979年陆侃如先生也逝世了,留下遗嘱说:“按冯沅君和她个人的愿望,将全部藏书,数万遗款赠xx大学。”陆侃如临终前,以其全部存款4万多元的2/3捐献给国家,只以1/3留给他的继母、弟弟。陆冯省吃俭用,打算凑足十万元,建立陆、冯奖学金,这个宏愿虽未实现,但山大党委已批准中文系据其陆、冯先生生前愿望,以陆冯二人生前积蓄为基金,设立了“冯沅君文学奖”,鼓励有成就的文学教学研究工作者,努力献身祖国的文化学术事业。
陆侃如先生主攻隋唐以前的文学史,尤以《楚辞》研究闻名海内外。陆先生治学,以敏于创新著称,他的许多论著,在学术上都具有开创之功。他才思敏捷,学识渊博,年轻时就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取得成绩。
八年抗战期间,陆先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独立完成了长达80万字的《中国文学系年》。这是一部资料翔实、富于创见的学术著作,而且从中可以看出陆先生在学术研究上的精辟见解和他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并以此指导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从而在学术上取得了崭新的成绩。他先后发表了《我们为什么纪念屈原》、《什么是中国文学史的主流》等十多篇论文,并与冯先生合著《中国古典文学简史》,此书随后被译成英文和捷克文出版,是最早介绍给外国读者的中国文学史。1957年与高亨等先生合著《楚辞选》;1970年前后,又与一些中青年同志合写《杜甫诗选》、《韩非子选注》、《刘禹锡诗文选注》、《文心雕龙选译》、《刘勰论创作》、《刘勰和文心雕龙》、《楚辞选译》等著作。仅在1962年,陆侃如就发表了12篇,完成了两部著作,他还要给研究生、大学生、青年教师、进修教师讲授两汉辞赋、六朝文学,以及《文心雕龙》、《中国历史文论》。这一年,他已经是59岁的长者了,还如此学思喷涌,思维活跃,笔耕不辍,平均一月一篇文章发表,难能可贵。之前,他与冯先生再度合作,于1933年在上海出版了24万字的《中国文学史简编》一书。此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处理文学遗产上的问题,对广大青年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起了良好的指导作用,被教育部定为高等院校中文系教材。
陆侃如一生著述甚多,他的著述除前述外,尚有《中国古文学系年》、《陆侃如古典文学论文集》、《楚辞选》、《楚辞选译》、《刘勰论创作》、《文心雕龙选译》、《文心雕龙译注》问世,其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杰出贡献为世所公认。
陆侃如的重要作品有:《屈原》、《宋玉》、《乐府古辞考》、《陆侃如古典文学论文集》,与冯沅君合著《中国诗史》、《中国文学史简编》、《中国古典文学简史》,与高亨合著《楚辞选》,与牟世金合著《文心雕龙选译》、《刘勰论创作》、《刘勰与文心雕龙》。译著有高本汉的《左传真伪考》、小仲马的《金钱问题》、塞昂里的《法国社会经济史》。
除了学术上的巨大成就,更让我们感到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个学者,陆老对于学术研究的坚定执著以及不趋炎附势的勇气。在“四人帮”大搞儒法斗争之际,陆先生还写信给刘大杰先生,对他在《中国文学发展史》里把杜甫列入法家提出批评。这篇题为《与刘大杰论杜甫信》的论文用详尽的事实说话,批驳了将杜甫列为法家的谬误,成为学术领域内反“四人帮”大搞儒法斗争的ysyk篇,引发学术界的思想大震动,至今,令人追忆。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从陈四益先生的文字看,刘大杰先生修改《中国文学发展史》迫于政治上的压力,后台很硬,确实不可违之。那么,勇气可嘉的就应该是陆侃如先生。在“文革”刚刚结束不久,“左”的学术思想并未被肃清,“两个凡是”依旧起统治地位的当时,陆侃如先生以一个“摘帽右派”的身份,写这样一篇文章,除了自己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学术良心外,更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胆识。三十多年之后再读,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其带给我们的精神的震撼和散发出的学术的涵养。
陆、冯先生遗嘱更体现出他们的高贵品质。1979年陆侃如先生也逝世了,留下遗嘱说:“按冯沅君和她个人的愿望,将全部藏书,数万遗款赠xx大学。”陆侃如临终前,以其全部存款4万多元的2/3捐献给国家,只以1/3留给他的继母、弟弟。陆冯省吃俭用,打算凑足十万元,建立陆、冯奖学金,这个宏愿虽未实现,但山大党委已批准中文系据其陆、冯先生生前愿望,以陆冯二人生前积蓄为基金,设立了“冯沅君文学奖”,鼓励有成就的文学教学研究工作者,努力献身祖国的文化学术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