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教师个人优岗主要事迹材料
- ·下一篇文章:年度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高校教师事迹材料
xx,我校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系教授,上海大学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他1965年出生于山西省大同市,198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金属物理专业,1994年和1998年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分别获材料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0年10月至2001年3月在日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院(NIMS)作客座研究员,2001年4月至今在我校从事材料科学方面的教学工作与金属材料晶界结构优化领域的研究工作。
深邃的科学土地广袤肥沃,艰难险阻的科研道路荆棘丛生,勤奋者总是勇于披荆斩棘去开拓无垠的科学沃土。在科研的道路上,xx教授已经奋斗了整整20载。7300余个潜心钻研的日子充实了自己的青春,也留下了一篇篇异彩纷呈的华美乐章。任何科研成果的取得都要经历失败的考验和反复的锤炼,同时经历过风雨艰辛获得的果实往往能以更加甘甜的滋味沁人心脾,惠及相关甚至整个科研领域。
众所周知,金属材料在现代工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又出现了很多新的特色及增长点。xx教授时时关注该领域国内外发展动态,及时捕捉吸收先进金属材料研究领域的新观点和新知识,并把它们融合到团队的创新研究工作中。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他的研究方向包括金属材料晶界特征分布(GBCD)优化(亦称晶界工程或GBE)研究,金属材料晶界织构(GBT)研究,高温高阻尼合金研究,金属材料织构研究与控制等领域。
1988年6月,大学毕业的xx,满怀着对未来科学的无限憧憬,放弃了大城市的发展机会,主动来到条件艰苦,但能锻炼自己的西南三线单位——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师从材料科学界权威周邦新院士,开始接触金属材料的织构及其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因为能够显著提高金属材料的力学、化学及磁学性能,这是金属材料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周邦新院士的精心指导下,经过几年的刻苦钻研和孜孜探索,xx教授在成功控制锆-4合金板横向基极织构取向因子ft大于0.4的基础上,提出并验证了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是高温轧制锆合金板中形成强ft织构的微观机制。该成果不仅为核反应堆某构件的用材问题提供了设计和制造方面的依据,而且对存在固态相变的多种金属材料的织构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这项课题的圆满完成极大地增加了xx对科研的激情和执著。
高温高阻尼合金的研究是xx从事的第二个研究课题。刚刚接触到该课题时,他感觉无从下手,因为高温高阻尼两项技术要求限定了要研究的对象只能是铁磁性合金,而要想显著提高铁磁性合金的阻尼性能,就必须要对磁性物理学这个对xx来说还相当生疏的学科知识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凭着对科研的激情与执著,他硬是用不到半年的时间啃完了有关磁性物理学的三本中英文专著和大量相关文献资料,通过大量研究,他发现了一种其阻尼性能比传统Fe-Cr-Al提高近25%的新型Fe-Cr-Al-Si四元铁磁型高阻尼合金;首次观察到了铁磁合金阻尼性能与其晶界析出相的相关性;就铁磁合金局部内应力问题,提出了“位错与溶质原子交互作用局部内应力源”模型,该模型对如何通过改变合金化和优化热处理工艺来研制铁磁型高阻尼合金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针对铁磁合金阻尼机制问题,通过对90°磁畴壁不可逆移动物理过程的模拟,xx教授给出了磁性能和弹性能相互转换的定量关系。这一关系指出:提高铁磁合金阻尼性能的关键在于提高合金的畴壁能密度。目前,这一点已被实验所证实。
脚踏实地和充满激情的执著耕耘,xx的工作获得了同行的赞誉。1999年通过激烈的考核竞争,他获得了2000年10月至2001年3月去国际著名的日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院(NIMS)作客座研究员的资格。在日本的半年里,日方课题组组长古屋一夫教授给他的任务是超高压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质子辐照CeO2微观组织结构演变原位观察研究。这项工作对探索某核燃料在反应堆内的结构演化行为具有重要意义,xx以积极的态度和十足的热情很快投入工作。不知是巧合还是必然,一次随意翻阅一本学术期刊时,他无意间看到一篇有关晶界工程方面的最新报道,敏感地意识到这项研究和自己过去从事的材料织构以及金属材料形变再结晶和晶界迁移等诸多材料学基本问题密切相关,研究成果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但该研究在国内却尚属空白。为此,他想方设法地挤出时间展开晶界工程方面的调研和有关信息的搜集,几乎牺牲了所有的节假日休息时间。正是这份自找的“额外”工作为他回国后及时开展晶界工程方面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1年4月xx来到我校,限于学校当时的条件,有关晶界工程方面的研究设想无法实施。然而,他并没有放弃,一方面,他利用非常有限的研究经费争取外协支持;另一方面,他坚信只要努力,一切都会好起来。2004年,学校不惜重金购得当时国际最先进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系统。同年,他获得了他的ysyk项、也是国内首项晶界工程研究领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从此,他在晶界工程领域的研究一发而不可收。他先是带领课题组成员通过500多次的研究,首创了可使铅钙合金特殊晶界比例达到80%的两次形变退火法(简称两步法),其晶界腐蚀抗力是传统再结晶状态的两倍,是铸造状态的近四倍。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后来,他又针对困扰人们多年的中低层错能面心立方金属GBCD优化的微观机制问题,经过大量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首次提出了“非共格∑3晶界迁移反应”理论。该理论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实验结果的支持,因而为晶界工程研究开辟了新途径,也成为xx成功问鼎第二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非常关键的立论依据。目前,xx带领的课题组已把晶界工程研究拓展到奥氏体不锈钢和黄铜等重要的工程材料中,并在积极筹划与晶界工程研究密切相关的又有助于解决某些重大材料工程问题的GBT研究课题。截至目前,他的课题组已发表和正在撰写有关晶界工程的高水平学术论文近2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该课题组在国内晶界工程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并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
一路执著,逝去岁月如歌;激情如火,继续耕耘无悔。xx教授在科研道路上一如既往地坚持深度探索和课题创新,并时刻注意与国际接轨,以社会需要为目标,随时代发展契合新的增长需求,带领科研团队不断前进!